他有个汉语梦,那就是:汉语走向世界,汉语研究登上国际舞台,汉语应用服务于全人类。他,就是tyc234cc 太阳成集团特聘一级教授邵敬敏。
(邵敬敏教授)
邵敬敏16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师从王力、吕叔湘、朱德熙、陆俭明等学者。他又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批研究生,师从语言学家、逻辑学家王维贤。他作为tyc234cc 太阳成集团语言学科带头人,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曾任广东省中国语言学学会第七届、第八届会长,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,兼任浙江师范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等9所大学兼职教授。现任全国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、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荣誉会长、《汉语学习》《汉语学报》《语言科学》等八家杂志编委,《华文教学与研究》编委会主任、香港商务印书馆、香港教育图书公司、上海教育出版社顾问。主持过十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(国家社科项目四项),获国家社科奖及省部级奖项多项,出版著作(含主编)50多本,发表论文300余篇。
(邵先生部分著作)
一、坎坷成长历程:时代冲击 不懈奋斗
1944年,邵敬敏出生于宁波乡下。上海解放不久就随母亲迁至上海,入读人民路四明公所小学,次年转学至宁波旅沪同乡会第五小学,两年之后因为搬家多次转学,1955年考入了上海敬业中学(江阴街分部),1958年再次考入敬业中学,入读高中部。
1961年,只有16岁的邵敬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当时进入中文系本怀揣着文学梦,却不想文学梦没能做成,却做起了奇妙的汉语梦。1966年因文革,推迟毕业,被迫暂时留校。两年之后的1968年,他终于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,去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做了公务员。没过多久,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,在那特殊年代里,居然“连降四级”,下放到浙西山区的浦江县成为了文艺组组长。
一干就是八年!直到33岁,时来运转,乘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,飞临美丽的西湖之畔,幸运之神再次降临,邵敬敏作为新时期首批硕士研究生,步入杭州大学(浙江大学)的学术殿堂,继续从事汉语研究。命运就这样又一次改变了。
2002年,此时的邵敬敏早已荣膺“中年语言学家”称号,蜚声学界。正值壮年,成果颇丰,此时他毅然决心南下,加入tyc234cc 太阳成集团,成为tyc234cc 太阳成集团的一名“新兵”。邵敬敏至今在tyc234cc 太阳成集团耕耘已有近20年,在他带领下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颇丰,而他也早已成为广东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面旗帜。
二、立志汉语研究:继承传统 发扬光大
套用一句时髦话,邵敬敏在语言学界可谓“根正苗红”。他在上海读的中学,是有着200多年历史著名的敬业中学,他抱着要上就上最好的大学这样的决心,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,成为当年北大中文系本科生中最年轻的“小不点儿”。历史的机遇让他有机会追随我国语言学界的大师王力、吕叔湘、朱德熙、陆俭明等先生学习,研究生又师从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王维贤先生。当别人还在彷徨之际,邵敬敏已经有了自己坚定不移的选择:把汉语语法研究作为自己的未来的主攻方向。
他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,并且放弃留校机会,被华东师范大学选定聘为教师,从此正式踏上了汉语研究的学术之路。当年他会同上海的年轻学子,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民间学术沙龙“现代语言学”(简称XY),并且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,各地年轻朋友纷纷组织类似的学术研讨会,一时成为八十年代我国语言学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邵先生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学术氛围中,汇合了京派和海派的优势,迅速成长。1988年晋升副教授,1994年晋升教授,1998年领衔申报博士点获得成功。他迅速成长为当时年轻语言学家的代表,并且入选全国《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》十名作者之一。当年语法学界戏称“南邵(敬敏)北马(庆株)”,后又称为“三驾马车”(加上沈家煊)。
三、汉语研究推广:提倡中国特色语法理论
1996年,邵先生受邀赴香港从事上海方言语法研究,也因此开启了汉语研究推广的国际化之路。他先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客座教授,期间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,后又担任了香港商务印书馆编审,主编香港中小学《学好普通话》教材。并先后在香港浸会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香港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等讲课或研究,参加了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英国、新加坡、日本、韩国、越南等诸多国际学术会议,还多次到访我国台湾和澳门,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学、台湾大学、台湾师范大学、政治大学、tyc234cc 太阳成集团、中正大学、义守大学等做学术演讲与交流。
(邵先生在境外大学讲座)
由于历史原因,以往的汉语研究基本局限在国内,国际合作交流比较少。“不仅研究要‘走出去讲’,会议还要‘拿出去办’”。他强调要主动到境外开展学术活动,将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推向世界。用邵敬敏的话来讲:国际接轨不是单纯的“单向输入”,而是有进有出的“双向互动”。汉语的推广不应限于孔子学院的教学和推广,还要让汉语研究登上国际舞台,以此扩大汉语和汉语研究的影响力。由邵敬敏担任总召集人的“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”成为国内TOP2有国际影响的会议之一,成为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。自2001年起,这一国际研讨会先后在新加坡、韩国、日本,以及我国的香港、台湾举办,而且越开越红火。由于疫情原因,原拟定于法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等地举办的会议暂时推迟,但是,“国际化”的脚步却不会停止。作为国家重大社科项目《境外汉语语法学史》的首席专家,邵先生始终与国际汉语学界同仁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,有力地推广汉语研究,并成为国际汉语学界颇有影响的大陆学者之一。其倡导的“语义语法理论”更是一张汉语研究走向世界的“中国名片”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开始主动和大陆学者对接,更多的国际研究开始聚焦汉语,有力地推动了汉语研究的国际化进程。
四、培养后辈人才:让汉语事业生生不息
提起邵先生,无论是前辈同仁,还是后辈学子,无不对其赞赏有加。邵敬敏的语法学史研究是他研究众多领域中的一大特色。多年来对语法学史的关注和研究赋予了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作为汉语学界的常青树之一,早过古稀之年的他目前依然是中国语言学界的最活跃分子之一,始终是各类学术研讨会和讲座论坛的常客。邵敬敏的讲座常常是线下人心“振奋”,线上“刷屏”热烈,极受年轻人的喜欢。
(邵先生和学界同仁合影)
邵敬敏为人热情、亲善,幽默、睿智,乐于提掖后辈,扶持新人。每每出去开会,都会有晚辈同仁请教各种问题,交流情感。特别是他主编的教材《现代汉语通论》列为教育部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历经三版,已经为诸多国内知名大学所使用,成为国内使用面最广的本科现代汉语教材之一,获2010年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。在国内高校的庞大的中文系同学中,拥有极大的影响力。
老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,先生不仅立足于推广汉语研究,同时也积极培养人才,邵先生的硕士、博士、博士后累计六十多名,供职高校覆盖了北京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tyc234cc 太阳成集团、浙江师范大学等知名研究单位。其中不少已经晋升教授博导,迅速成长为汉语研究队伍的中坚力量。
(邵先生和部分弟子合影)
耄耋之年,回顾往事,邵敬敏总结出“四个人生”:健康人生、快乐人生、充实人生、富足人生。这也是先生的为人、为学、为师的真实写照。
采访人:丁新峰
审核:李云飞
照片由受访者提供